【品质医疗】脑脓肿患儿重拾微笑 三六三医院开展高麻醉风险下微创脓肿穿刺

近日,三六三医院武侯院区神经外科接诊了一位“特别”的患者,有先天性心脏病——法洛四联症。主诉为头痛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已持续10天。外院头颅增强CT检查显示:左侧额叶存在4.1×3.7cm的占位病变,诊断为脑脓肿。


术前增强CT提示左侧额叶占位
患者不仅表现出颅内压升高、右侧肢体偏瘫(肌力1级)等症状,还合并法洛四联症,机体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。术前心脏彩超提示:法洛四联症、室间隔缺损、水平双向分流、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狭窄(重度)、室间隔增厚、主动脉瓣狭窄(重度)、主动脉瓣反流(轻度)、三尖瓣反流(轻度)及肺动脉高压(轻度);胸部CT显示心脏增大。

胸部CT提示心脏明显增大

心脏彩超提示:法洛四联症
鉴于手术和麻醉风险较高且病情紧急,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冯文、主治医师张桓及孙华东进行术前详细讨论,并与麻醉科团队进行了充分会诊,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。
考虑到患者高风险,传统的开颅脓肿切除手术可能面临较长的手术时间、大创伤和极高的麻醉及围手术期风险,团队决定选择微创的脓肿腔穿刺引流术。
鉴于患者的特殊情况,手术安排为当日急诊进行。然而,由于法洛四联症的历史以及长期缺血缺氧状态,患者存在严重的麻醉风险。术前评估发现,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、低血压、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并发症。如果麻醉药物使用不当,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,引发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。
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麻醉风险,麻醉手术中心副主任王宇亲自参与实施麻醉。麻醉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,制定了个体化的麻醉方案,精确控制麻醉深度与药物剂量,并通过严密的心脏功能监控,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,顺利完成手术。
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40分钟,手术创口仅为3cm,成功抽取脓液约35ml。术中,患儿的生命体征平稳,麻醉风险得到有效控制。术后复查头部CT提示脓肿腔基本消失,脑水肿较前明显减轻。

术中脓肿腔抽出脓液约35ml


术后复查提示脓肿腔基本消失,颅内水肿较前好转
术后,基于脓液的高通量测序(NGS)结果,团队精准选择了抗生素治疗方案。患者恢复良好,头痛和发热症状明显缓解,右侧肢体偏瘫完全消失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
此病例的成功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、精准的术前评估、高效的手术方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。未来,科室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,不断提升医疗技术,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生命的奇迹。
冯 文
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,主任医师,教授, 成都医学会委员。
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,先后到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广州、安徽、重庆等地进修学习,有丰富的神经外科临床经验。在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手术方面,目前已完成近600例癫痫外科手术;神经内窥镜方面,能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独立完成三脑室底造瘘术、透明中隔造瘘术、颅咽管瘤切除术、脑囊肿切除术;立体定向外科手术如立体定向颅内病变切除术、帕金森氏病外科手术;血管疾病方面如高血压脑出血、血管畸形、动脉瘤手术;神经外科肿瘤方面如垂体瘤、颅咽管瘤、听神经瘤、脑室内脑瘤、脊髓肿瘤等显微外科手术。已行神经外科手术4000多例,无医疗事故发生。
曾获省市“科技进步奖”3项,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。
张 桓
医学博士,主治医师。从事神经外科专业10+年,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习。擅长:颅脑肿瘤、椎管肿瘤、功能性疾病、脑积水、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。
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外科学博士,在Advanced Science(高被引),Acta Pharm Sin B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5篇,累计影响因子30+,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。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参研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,以第一主研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、四川大学临床孵化项目1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