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科普】让“甲亢哥”大为惊叹 三六三医院中医科解密中医机理


舌脉象是身体的“健康仪表盘”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有诸内者,必形诸外”,人体内部失衡必通过体表征象外显,此为中医“司外揣内”诊断原理的科学基础。中医诊断以“四诊合参”为核心,舌脉象是客观反映脏腑功能的重要指标。

舌诊:舌质颜色反映气血状态(如舌红为热证,舌淡为虚寒),舌苔厚薄提示湿浊深浅(黄苔属热,白苔主寒)。

脉诊:脉象如弦脉(如琴弦紧绷)多提示肝气郁结,滑脉(圆滑流利)常见于痰湿内蕴,数脉(脉搏急促)则与体内热盛相关。

针灸治疗头痛的中医机理
头痛在中医属“头风”“肝阳上亢”范畴,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。很多现代研究表明,针灸刺激可通过激活Aδ神经纤维,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,抑制疼痛信号传递,同时调节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轴,缓解应激性头痛。在视频中,“甲亢哥”针刺了风池、内关、合谷穴,也收获了立竿见影的疗效。

风池穴:位于颈后,针刺可疏风清热、舒筋活络,缓解因颈肌紧张引发的头痛。
内关穴:属于手厥阴心包经,针刺可清心火、疏肝郁、安神定志,阻断“情志-气滞-头痛”的恶性循环。
合谷穴:遵循“面口合谷收”原则,擅治前额痛、牙源性头痛。针刺可疏散阳明风热、通络止痛。


三六三中医科践行“治未病”理念 守护市民健康
秉承《黄帝内经》“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”的千年智慧,成都市三六三医院中医科以“天人相应、未病先防”为核心理念,深度融合中医整体观与现代预防医学,构建科学化健康管理体系:
法于阴阳,合于四时:依据“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”的自然规律,制定节气养生方案(如春疏肝、夏养心),调和人体与天地节律;
形神共调,防微杜渐:通过中医体质辨识,精准识别气虚、痰湿、气郁等偏颇体质,在亚健康阶段早期干预。
图、文:黄一薇
编辑:樊牧
审核:宋燕
三六三医院微信公众号平台投稿邮箱:
hosital363@126.com
院领导信箱:xinxiang363yy@163.com